9月8日,第四屆玄奘之路(戈4)領導力實踐營(以下簡稱三棵樹戈4)迎來第三日昆侖(lun) 障至風車陣31km賽程,三棵樹戈友以堅定意誌穿越風車陣,全員到達!
經曆了前兩(liang) 日60km的賽程,所有戈友的體(ti) 能無疑到達了極限,但出征前,行裝整備與(yu) 集結的速度,明顯能夠感受到每個(ge) 參賽小隊誌在必得的決(jue) 心和信念。
穿過柏油路,路兩(liang) 旁的葵花已經豐(feng) 收,棉花田裏的棉花也開得正盛。第三天的征途仿佛換了一種風格,戈友們(men) 用行動代替言語,用雙腳感受自然,雖少言寡語,但步履如飛,不知不覺中,已走出了戈壁上少有的綠洲。
拖著疲乏的身軀,雙腿卻不得不再一次紮進鹽堿地。高溫下,鹽堿地的地麵或硬滑而無法踩穩,或鬆軟沙化而無法受力,讓戈友每邁出一步都尤其費勁,花了至少2小時才踏出鹽堿地。
痛苦當然不止於(yu) 此。走出鹽堿地後三棵樹戈4第三日的終點站風車陣也在眼前逐漸清晰。從(cong) 看見到走近,就耗時3個(ge) 小時。希望就在前方,但難以到達的煎熬心態考驗著戈友們(men) 的心力。
從(cong) 遠處看,每兩(liang) 個(ge) 風車似乎都相距不遠,用腳丈量才發現之間的距離竟超過300米。約4公裏的風車陣,戈友們(men) 的雙腳不斷地與(yu) 大自然做抗爭(zheng) ,成片礫石的地麵導致戈友們(men) 踩一步滑半步,以至於(yu) 對體(ti) 能的消耗非常大。
除了麻木的雙腳踩在礫石地麵的嚓嚓聲音,以及防曬帽和背包的摩擦聲,茫茫戈壁安靜得出奇。循著戈友的影子一步步往前行進,每個(ge) 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清脆有力的心跳聲。
一邊透過防曬帽縫隙往前行進,一邊聆聽自己的心跳,人生三問躍上心頭:我是誰?從(cong) 哪裏來?將要去往何處?與(yu) 身體(ti) 的痛苦和心理的絕望做對抗,每一位戈友對自己的事業(ye) 和家庭都有了更深刻的感觸。
有人說,真經不在西天,在路上;妖魔不在路上,在心裏。
三棵樹戈4的修行挑戰是一次見天地、見眾(zhong) 生,最終得以照見自己的心路之旅。每個(ge) 人不斷與(yu) 自然對話,與(yu) 自我對話,每一次烈日的炙烤都讓自己的內(nei) 心信念更加明晰,每一步忍痛向前都是對過去的告別和對當下的超越,在不斷堅定信念和實現自我超越的進化中,找尋生命存世的價(jia) 值。
有戈友說,在行進中充分感受到自然的力量,人在廣袤大地尤其渺小,生命在曆史長河也不過一瞬,要找準個(ge) 人的價(jia) 值貢獻點;還有戈友說,麵對風沙、鹽堿化的地麵,更加深刻理解三棵樹“敬天愛人”的理念,尊重自然、保護自然義(yi) 不容辭;也有戈友說,在反複的絕望和涅槃中重生,對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觸動,對擁有的事業(ye) 、家庭和生活會(hui) 倍加珍惜。
三棵樹戈4的征程尚在繼續,每一位戈友,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完成生命的雕刻與(yu) 洗禮。第四日風車陣至廣顯驛21km挑戰,隻要出發,必定到達!
文章來源:三棵樹
責任編輯:雷達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