✸1992年,父親(qin) 行使主導權要讓孩子進入中國曆練,並給這個(ge) 進入中國的孩子起了個(ge) 中文名字叫立邦。
✸眾(zhong) 目睽睽之下的像一個(ge) 娛樂(le) 圈的明星,被一心想搞爆款的探子剝光了身子。
✸但運用滲透迂回戰術打入日塗內(nei) 部,反圍剿成功突圍的卻是新加坡吳德南集團。
1
在中國塗料行業(ye) ,外來的立邦漆是絕對的霸主。
但外來的立邦漆卻是祖籍廣東(dong) 潮州的新加坡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的點睛之作。
立邦漆的母公司是立時(NIPSEA)(以下統稱為(wei) “立時集團”或“立時”),而立時集團是吳德南集團在東(dong) 南亞(ya) 開創的跨國性立邦漆製造集團企業(ye) ,負責管理東(dong) 南亞(ya) 區域立邦漆的所有業(ye) 務活動。於(yu) 1962 年成立。當然,那時的立邦漆還不能叫立邦。
受1990年中國與(yu) 新加坡建立邦交的啟發,立時集團1992年正式進入中國時,開始啟用“立邦塗料”這一中文品牌,涵義(yi) 是開啟美好的中國與(yu) 新加坡邦交友誼。
與(yu) 友誼一起開啟的,是立邦在中國的騰飛之路。
2
立邦塗料進入中國之後,精準發力,從(cong) 最初與(yu) 阿克蘇諾貝爾、PPG、威士伯等外資品牌群雄逐鹿,到與(yu) 阿克蘇諾貝爾旗下的形成你追我趕雙雄角逐之勢。
從(cong) 2011年81億(yi) 落後阿克蘇諾貝爾,到2014以135億(yi) 徹底甩開多樂(le) 士坐穩中國塗料界的霸主,再到2020年營收214億(yi) ,立邦在中國已經連續七年無對手,成為(wei) 中國塗料行業(ye) 名副其實的“領導”品牌,更是無數業(ye) 界同行仰視“注目”的對象。
除此之外,立邦時不時收攬一些“亮點”企業(ye) 入懷,2013年拿下秀珀化工,2014年收購歐龍漆,2016年相中長潤發,2017年、2019年買(mai) 下漳州鑫展旺化工、佳德寶曼,仿佛來了一個(ge) 眾(zhong) 星捧月。
與(yu) 眾(zhong) 星捧月對應的是,立邦為(wei) 搶占市場占有率,在中國不停地建廠擴張,擴大產(chan) 能,減短運輸半徑,從(cong) 而奔向廣闊的星辰大海。
從(cong) 1992年至今,立邦中國的家族體(ti) 係已經涵蓋上海、重慶、成都、廣州、清遠、廊坊、蘇州、鎮江、開封、南陽、鹹寧、長沙、石家莊、泉州、都勻等70多個(ge) 生產(chan) 基地(含在建和擬建),從(cong) 南到北,從(cong) 東(dong) 到西,立邦以驚人的擴張速度,紮根瘋長!
3
也許高處不勝寒。
也許立邦深諳“木秀於(yu) 林,風必摧之”的中國俗語。
眾(zhong) 目睽睽之下的立邦像一個(ge) 娛樂(le) 圈的明星,被一心想搞爆款的探子剝光了身子。
有人梳理發現,成立立時集團的另一個(ge) 股東(dong) 是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(hui) 社(Nippon Paint Holdings)(以下簡稱“日塗”)。兩(liang) 家企業(ye) 合作開始於(yu) 1962年。當時吳德南集團占60%、日塗占40%。
從(cong) 中國傳(chuan) 統文化夫妻婚姻的角度去詮釋的話,吳德南集團更像是父親(qin) ,日塗是母親(qin) 的角色,夫妻同房孕育了共同的孩子。1992年,父親(qin) 行使主導權要讓孩子進入中國曆練,並給這個(ge) 進入中國的孩子起了個(ge) 中文名字叫立邦。
圖片:吳德南集團創始人吳清亮(中)、吳學人(右)父子與(yu) 田中正明(左)。
日本的技術、新加坡的資本,混血的孩子按中國傳(chuan) 統文化是子女隨父姓。因此,立邦是跟了父親(qin) 的姓。嚴(yan) 格意義(yi) 上來講,立邦是一家新加坡企業(ye) ,而且是華裔創辦的新加坡企業(ye) 。
但一心想搞大事的“探子”和“惡意的對手”卻不這樣認為(wei) ,他們(men) 反複揪著“立邦的媽媽究竟是誰”這樣的小辮子不停地去追問,不停挖地三尺也要挖出真相。
由於(yu) 中國與(yu) 日本的恩怨情仇種種糾葛,當時並不強大的塗料企業(ye) 避免被外資企業(ye) 吃掉。紛紛用“民族情結”“中國民族企業(ye) ”作為(wei) 盾牌鎧甲,用以守護自己國內(nei) 市場的一畝(mu) 三分地。
這樣的情形讓立邦一直對它的“日本媽媽”諱莫如深,絕口不提。
但藏得越深,越容易被爆料,越容易被拿來說事。立邦在中國出現的任何瑕疵都有可能被無限放大。立邦也因此很少派人出席國內(nei) 媒體(ti) 平台舉(ju) 辦的活動。甚至被不友好的媒體(ti) 質疑為(wei) 高傲和耍大牌。
如何讓立邦脫胎換骨,新加坡吳德南集團高層並不是沒有認識到立邦的軟肋,致力中國本土化的策略,以及與(yu) “日塗”控股比例上的圍剿與(yu) 反圍剿,長達15年的“鬥智鬥勇”,讓新加坡吳德南集團終於(yu) 笑到了最後。
4
控股之爭(zheng) ,最初“挑事”的很有可能是日塗。
2006年6月1日,不,不是六一兒(er) 童節,而是5月29日,日塗發布公告稱,與(yu) 吳德南集團達成協議,計劃從(cong) 10月開始到2010年12月31日之前,完成對11家立邦係企業(ye) 的“子公司化”。這11家立邦係企業(ye) 包括馬來西亞(ya) 立邦、泰國立邦、菲律賓立邦等,以及立邦塗料(中國)有限公司、廣州立邦、成都立邦、香港立邦。
日塗控股位於(yu) 日本大阪的總部
但運用滲透迂回戰術打入日塗內(nei) 部,反圍剿成功突圍的卻是新加坡吳德南集團。
當時作為(wei) 日塗控製立時集團的交換條件,日塗允許吳德南集團在日塗的持股比例最高可以增加至10%。這對僅(jin) 通過英屬維京群島設立的第一工業(ye) (FIRST INDUSTRIESCORP.)持有不足5%日塗股權的吳清亮家族而言,持股比例的增加,無疑會(hui) 增加其在日塗的權重。
2007至2008年,日塗在先後完成泰國立邦、菲律賓立邦、亞(ya) 洲工業(ye) 股份有限公司(設在中國台灣)、立時化學(設在韓國)“子公司化”後,卻發現計劃趕不上變化,夢想隻是實現了不到一半就醒了。
這是由於(yu) 吳德南集團“反圍剿”的成功突圍。
2008年底,吳德南集團通過第一工業(ye) 將在日塗的持股比例增加至14%以上,從(cong) 而一舉(ju) 打破了“最高持股10%”的協議約定,這也使得日塗在亞(ya) 洲區域立邦係企業(ye) 出資比例的協議成了廢紙一張。
由於(yu) 日塗未取得立時集團的實際控製權,包括立邦中國、廣州立邦、成都立邦、香港立邦在內(nei) 的另外7家立邦係企業(ye) ,日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的撫養(yang) 權還是孩子他爹的,卻不能如願把他們(men) 放入“媽媽的搖籃”裏。
文章來源: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
責任編輯:雷達
特別聲明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轉載僅(jin) 出於(yu) 傳(chuan) 播信息需要,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(nei) 容的真實性;文中圖片僅(jin) 供個(ge) 人學習(xi) 之用,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。任何組織和個(ge) 人從(cong)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(yu) 任何商業(ye) 用途,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來源”,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,請與(yu) 我們(men) 接洽,我們(men) 會(hui)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